黄金年内暴涨45%,跑赢所有主要资产,还能继续上涨吗?
黄金价格再度引发市场热议,9月29日交易日,现货黄金价格突破了3830美元,收报3832.94美元/盎司,创下新高。同时,COMEX黄金期货也上涨1.42%,报3862.90美元/盎司,而COMEX白银期货上涨0.97%,报47.11美元/盎司。这一系列价格波动不仅反映了市场对黄金的热情,也引发了对未来投资趋向的关注。
一、黄金价格的飙升原因
今年以来,现货黄金价格累计上涨近45%,表现远超其他主要资产类别,并创下自1979年以来最大的年度涨幅。这一现象的背后,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:
美联储的货币政策:
美联储在9月的会议上如期降息,将此次降息称为“风险管理型降息”,并承认就业市场下行风险上升。降息的预期推动了市场对黄金的需求,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。
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:
地缘政治紧张、通货膨胀压力等因素使得投资者对市场前景感到不安,进一步推高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。
长期投资逻辑:
随着央行增持黄金和美元资产再配置需求的增长,市场对金价中长期走势的乐观预期也在增强,促进了金价的上涨。

二、消费者与市场的反应
尽管金价高企,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反应却不尽相同。在中国市场,黄金消费的疲软现象愈加明显。
黄金需求的下降:
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,8月中国上游实物黄金需求持续疲软,黄金出库量降至85吨,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,同比下降17吨。这种情况的出现,主要是由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,转向股市而非继续投资黄金。
节日消费的意外冷淡:
一些金店人士表示,往年国庆前后的黄金饰品销售情况良好,但由于金价大幅上涨,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加重,导致实物金条和金币的需求下降。虽然金饰的工艺设计和品牌仍吸引消费者,但投资意愿显著减弱。
三、未来金价走势的预期
高盛在9月初的报告中预测,基准情景下,国际金价到2026年可能飙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;在“尾部风险情景”下,金价可能达到4500美元;而如果仅美国私人持有的国债市场中有1%的资金流入黄金,金价或将接近每盎司5000美元。这些预测表明,市场对黄金的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。
不过,在当前金价已处于高位的情况下,投资者在决策时需谨慎考量。虽然黄金是传统的避险资产,但高企的金价可能使得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,尤其是在经济复苏和股市表现向好的背景下。
四、总结
总的来说,金价的持续上涨反映了市场对避险资产的强烈需求,尤其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。然而,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却因高价而显著减弱,特别是在中国市场,这种现象尤为明显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与政策动向,将是未来投资金市的关键。尽管金价有望继续上涨,但投资者在进入市场时仍需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,确保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与稳健性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