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盛警告美国就业市场或与经济增长脱钩,下一次衰退或成无就业复苏
高盛对美国经济的前景给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信号,指出就业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出现“脱钩”现象。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迅猛发展,虽然经济产出在增加,但新增就业岗位却未能同步增长。以下内容将详细分析高盛的观点以及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。
一、就业增长和GDP的脱节
高盛分析师指出,当前经济环境中,温和的就业增长并未能与强劲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长相匹配,未来几年这一现象可能会成为常态。他们认为,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于AI驱动的生产力提升,而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劳动市场。因此,未来的劳动市场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调整,导致就业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。
二、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
分析师们警告称,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已经显现,尤其是在医疗保健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,近几个月的就业增长已经转为负值。与此同时,企业管理层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引入AI技术来降低劳动力成本,这种趋势可能会长期影响招聘和就业情况。
这种技术替代工人的趋势并非新鲜事。过去十年中,人们对新技术取代工作岗位的担忧逐渐加剧,尤其是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传统工作岗位受到威胁的现象开始浮现。
三、AI对就业市场的双面影响
高盛的分析师承认,尽管对技术迅速进步引发的大规模失业的担忧可能夸大,但在过渡期内出现摩擦是可以预见的。随着AI的进一步普及,创新会推动产出和收入的增加,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失业的问题。
然而,分析师强调,AI的影响种类各异,其中一些技术将创造就业机会,而另一些则可能取代现有职位。例如,AI工具的普及可能会导致低技能工作者的岗位流失,而对一些高技能工人的影响则可能相对较小。

四、衰退中的就业市场风险
高盛指出,AI经济的真正考验可能将在下一次经济衰退中显现。在过去的经济衰退中,那些从事常规工作的工人往往遭遇了失业,并且在经济复苏后未能及时找回岗位。分析师们引用了本世纪初的“无就业复苏”现象作为例子,说明在生产力快速增长后,企业通过裁员来应对经济低迷,导致总体就业人数滞后。
这种现象的背后,企业往往利用衰退时期进行重组,解雇那些生产力较低的员工,以提高整体效率。因此,新技术的采用和经济低迷之间的相互作用,可能在未来加剧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。
五、就业市场不平等的加剧
高盛的分析报告还强调,AI的发展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。一方面,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工人将获得更多机会;另一方面,许多中等收入的白领职位可能面临被“掏空”的风险,类似于蓝领工人在工厂自动化时代遭遇的情况。早期数据显示,AI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低技能工人更为有利,而对高技能工人的影响则可能不尽如人意。
六、经济增长与通胀的关系
尽管存在上述风险,高盛的分析也指出,快速的生产力增长能够抑制通胀。这样一来,即使失业率出现上升,可能仍会为美联储提供降息的空间,类似于本世纪初复苏期间的策略。
七、当前就业市场的形势
在高盛发布该报告的同时,美国就业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。政府停摆导致的官方就业数据缺失、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关税的后续影响以及AI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化,都可能对未来的就业市场产生深远影响。根据ADP的数据,9月份私营部门减少了32,000个工作岗位,显示出前景并不乐观。此外,劳动力分析公司RevelioLabs的报告指出,职位空缺比一年前下降了17.2%,而Challenger,Gray&Christmas则发现,招聘计划降至大衰退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高盛的报告提醒我们,美国就业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,经济增长可能将变得更加依赖于生产力提升,而不是依赖于传统的就业创造。这一趋势对投资者、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劳动者而言,都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未来的就业市场格局。

